近期,随着“天网2025”行动的深入推进,我国在追逃追赃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仅彰显了国家打击腐败的坚定决心,更为廉政宣传教育提供了生动而有力的素材。致公党中央法治委员会顾问、《中国法治》杂志社社长、《中国廉政教育内参》主任、《中国法治内参》主任邱玉民表示,这些成果对于强化全社会的廉政意识、推动廉洁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根据“天网2025”行动部署,国家监委首次开展职务犯罪境外追赃挽损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已成功追回赃款225亿元,以实际行动表明了我国“应追尽追,绝不让腐败分子及其亲属在境外挥霍不义之财”的坚决态度 。在具体案件中,“百名红通人员”周静华从泰国被引渡回中国,标志着亚洲地区“百名红通人员”清零。周静华身为原中国云铜(泰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涉嫌贪污犯罪后外逃,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负隅顽抗。但在中央追逃办的统筹协调下,办案机关与各有关部门紧密协作,通过与泰国开展执法司法合作,最终将其成功引渡。这一案例生动诠释了无论腐败分子逃到何处,都无法逃脱法律制裁的现实。
与此同时,“百名红通人员”梁锦文回国投案,成为“天网行动”开展以来第64名归案的“百名红通人员”。梁锦文外逃长达28年,最终选择回国面对法律审判,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追逃追赃工作的强大威慑力和国际合作成效。
编委会主任孙世山表示,这些成果对于廉政宣传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一方面,它为公职人员敲响了警钟,警示他们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腐败没有“避风港”,外逃不是“保险箱”,任何试图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最终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另一方面,也向广大民众展示了国家打击腐败的坚定决心和能力,增强了民众对法治社会的信心,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反腐败斗争中来。
编委会副主任文会川表示,在廉政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典型案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公职人员观看追逃追赃相关纪录片、专题报道,开展案例研讨与交流活动,让他们深刻认识腐败行为对个人、家庭以及国家社会的严重危害;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漫画等,向广大民众普及反腐败知识,宣传追逃追赃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反腐败的良好氛围。
“天网2025”行动的成果是我国廉政建设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有力打击了腐败行为,也为廉政宣传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案例背后的教育意义,我们有信心进一步推动廉洁文化深入人心,为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