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天柱县邦洞街道大河边村村委会副主任杨深江没想到,自己挪用村集体公益林补助资金的事情会被专项检查“揪”出来。
此前,天柱县在全县开展退耕还林补助和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专项检查,各专项检查组深入基层,通过走访群众、检查资金的拨付文件及会计凭证等方式,查找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
在邦洞街道大河边村,一张“误工费”的票据引起了专项检查组的注意。
“是什么误工费有这么多,村委会副主任杨深江一次性就领取了1700元?”带着疑问,专项检查组走访了当地的村民。
“我们这里离镇政府远,申请公益林项目都是麻烦村干部帮我们交材料,他们跑路就有‘误工费’领嘞!”村民们表示。
“帮村民跑路就可以领‘误工费’?”专项检查组立即对此事进行深入了解。通过查看财务账目、有关资料及个别谈话等,工作人员发现杨深江以领取“误工费”为由,挪用村集体公益林补助资金1700元,长期借用村集体资金6700元不予归还。最终,杨深江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是贵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的一个例子。
作为全国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实现同步小康任务最艰巨的省份,贵州省委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迎难而上。近年来,该省已有670.8万贫困人口摘掉“穷帽”。
成绩的背后,是贵州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的坚强保障。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聚焦脱贫攻坚大局,围绕“护民生、促脱贫”主题,通过不断深化“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检查、统筹推进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巡察等方式,把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构建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监督格局,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让向扶贫资金伸“黑手”者付出代价。
以“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为例。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以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村寨进行走访,着力发现和查处脱贫攻坚工作不精准,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执行脱贫攻坚政策走样变形,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违规违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今年以来,贵州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第二轮专项行动中,共入户走访近13万户,发现问题及问题线索1万余个,目前已立案361件,党纪政务处分189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
专项检查工作则是按照“见人、见项目、见资金”工作要求,围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和城乡医疗救助情况等扶贫项目,每年由省级层面统一部署,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开展,从项目、资金源头开始,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梳理,查问题、找线索,着力发现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2018年以来,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专项检查共发现问题2324个,立案9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涉案金额220.9万元。
与此同时,将深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纳入巡视巡察监督内容,探索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巡视巡察。目前,在十二届省委开展对29个深度贫困县和极贫乡镇所在县第二轮专项巡视后,市、县446个巡察组同步启动了对全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及与扶贫工作密切相关部门的专项巡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