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投入30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生产便道等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近日,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龙山镇苗沟村村级事项公开栏前,镇人大代表王梅在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意见建议反馈卡上写下了“满意”二字。
然而此前,苗沟村却是该市有名的“上访村”。当时,苗沟村作为贫困村,多年来一直都有项目资金投入,然而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的公开情况并不规范,群众看不懂,导致基层矛盾升级。
“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情况如何?资金划拨多少?是如何使用的?我们都不清楚。”于是,刘胜强等村民便集体上访。
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项目和资金使用不公开、公开不规范,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绊脚石”,苗沟村的问题引起了泸州市纪委监委的重视。
发现问题后,泸州市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紧盯项目决策程序、建设方式、资金分配、工程验收等重点环节,联合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出台关于推动做好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监督的具体举措,强化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
泸州市纪委监委将问题纳入督办事项清单,每季度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开展一次线下评价,再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官网上进行实时公开,进一步拓展村级事项公开知晓范围,杜绝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问题,督促基层权力规范运行。
苗沟村以群众“看得懂、看得到、喜欢看”的方式,有效推动村级事项公开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为了打消群众顾虑,苗沟村村委会聘请县城有资质的会计师做账,并且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每一笔账目进行公开公示。
“村里马上又要修路了,什么时候修,修多宽,要用多少钱,公开栏里写得明明白白。”如今,面对前来回访的古蔺县纪检监察干部,刘胜强说,现在的村级事项公开,群众不仅可以在公开栏看,还可以在村里的“当家人”微信群看。
群众心气顺畅了,“上访村”变成了“先进村”。2021年,苗沟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康益产业园、黑茅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纷纷落地,干部群众齐心奔赴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2022年以来,泸州市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派出工作人员深入107个乡镇和319个村社,开展监督检查227次,发现并督促解决问题286个,收集意见建议138条。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建立‘线上+线下’‘规定+自选’立体公开监督模式,就是要紧盯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领导决策、资金分配、项目实施,通过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的监管,确保流程规范、手续齐备、权力正确行使。”泸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在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监督中,项目资金分配到哪里,阳光公开就跟进到哪里,确保项目清廉、群众受益。(通讯员 苏海鹏 刘洪莲)
中国廉政教育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