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凤凰山脚的山东省青岛市监狱大门,一侧是沉重的二道铁门和十米高墙,另一侧坐落着一座顶部悬挂着警钟的建筑,这就是今年刚完成升级改造的青岛市警示教育基地。基地以“警醒,知止”为主题,占地约2000平方米,是目前青岛市展陈面积最大、展示案例最多的警示教育场馆。
声声警钟的串联下,四个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主题篇章依次呈现在参观者眼前:“时代篇”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警示篇”剖析了青岛市近年来查处的各类典型案例,“忏悔篇”模拟呈现了落马干部的监区生活,“奋进篇”则展示了党的二十大以来青岛市纪检监察机关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工作成效。
行走在场馆内,“沉浸感强”是记者的直观感受。穿越雾气笼罩的“迷雾森林”,豪宅、名表、金钱等形形色色的诱惑被浓缩在一个个迎面而来的立方体中,而脚下却是用镂空玻璃打造的“万丈深渊”。沿着楼梯拾级而上,墙上屏幕中的影像模拟展示了违纪违法干部从被留置到锒铛入狱的6个情境,令人仿佛置身其中。翻转布满巨大红色问号的展板,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直抵灵魂的叩问——“用300万买10年时间,你愿意吗?”……在特艺展板、沉浸影音、可控数媒等技术手段的加持下,一个个充满互动性、真实感的场景,让参观者深受触动。
参观过程中,让青岛北岸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陈建勇印象最深的,是位于场馆二楼、被称作“囹圄空间”的模拟监区。在这里,陈建勇与同事们观看了微视频《入狱的第一天》,体验从一名好干部变成一个阶下囚的巨大落差,并将真实的手铐脚镣握在手中,感受它们的冰冷和沉重。在一旁的模拟探视区,大家还体验了入狱后亲属探望的场景,屏幕中,白发苍苍的老人念叨着“妈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你出来……”,看到这一幕,有的参观者不禁流下了眼泪。
“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窒息感。”陈建勇告诉记者,“牢门”缓缓打开的一刹那,从虚拟的场景回到现实,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由的可贵,“曾经身居要职意气风发的干部,因为一念之差陷入泥潭,只能在悔恨和遗憾中熬过狱中的每一个漫漫长夜。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腐败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意识到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守住底线。”
“突出警示性,是场馆的一大特点。”青岛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升级改造一方面是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创新警示教育方式,深刻剖析典型案例”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满足广大党员干部接受纪律教育的需要。改造过程中,青岛市纪委监委指导城阳区纪委监委将近年来查处的多个本地典型案例建图谱、剖原因、溯根源,用身边人、身边案放大震慑效应。
“每天忙于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必然对正常工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思想一步步开始产生变化,埋藏在心底深处的私心私欲也开始一点点膨胀起来”“脑子里想得最多的是,我再也不能照顾已经85岁高龄的老母亲了”……从违规吃喝等“舌尖上的腐败”,到违反六项纪律,再到跨过红线走向犯罪,一个个反面典型的声声忏悔,震撼着参观者的心灵。
“在案例展示部分,我们采用了磁吸式展板的设计,方便及时更新。”城阳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选取案例时,注重选择不同级别、不同行业领域的违纪违法干部,让每个参观者都能找到与自己对应的“镜子”,共同剖析其腐化堕落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
完成升级改造以来,基地专职讲解员司书玮已经接待了近70场参观。“能明显感受到,随着参观的不断深入,很多参观者会逐渐把自己摆进去。”司书玮注意到,在典型案例板块,参观者格外关注案情与纪律处分条例之间的对应关系,有的还会围绕相关知识点展开讨论。
“我们依托基地创新设置‘党纪学习移动课堂’,结合具体案例讲党纪,推动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青岛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
场馆的另一大特点,是强化分级分类,实现“对症下药”。青岛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介绍,基地专门设置了分层分类教育大厅,分别围绕“一把手”、年轻干部等重点群体或重点领域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讲述,参观团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一键切换主题,通过“精准滴灌”提升警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警示教育基地重新开放以来,共接待参观269场次8477人,广大党员干部可以通过团队形式预约参观。“基地的全面提档升级,持续放大了警示、教育、引导等功能。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做深做实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学、以案说纪,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青岛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