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全线通水至今年11月13日,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人,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北缺南丰”是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显著特点,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就是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剂,促进南北方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水,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北京城区七成以上供水为南水北调水,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全部为南水北调水。
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国之大事”。南水北调工程不仅要保障人民群众“喝得上”还要“喝得好”。为了守好“大水缸”,河南省淅川县担起责任,守山头、管斧头、护源头,淘汰污染产业,治理水土流失。丹江口库区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国家标准Ⅱ类以上,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有106项达到Ⅰ类标准。生态补水方面,动态实施陶岔渠首加大流量输水和受水区河湖生态补水。中线工程通水以来,累计向沿线50多条河流及湖泊生态补水超过94亿立方米,助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成效显著。
千里南水,一路向北奔涌,润泽北方大地。南水来之不易,受水区要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要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水定市、以水定业,科学规划城市规模,合理引导产业发展,以用水方式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此外,受水区还要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统筹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用水管理,鼓励优水优用、低水低用,让南水北调的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