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大雪,走访青绕降错、甲它、斯郎邓珠等7户贫困户,查看帮扶手册,核算收支台账。高兴的是,我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都实现了。”
“2020年3月22日,晴,走访泽珠、泽仁邓珠、拥忠等6户贫困户,了解疫情期间生产生活情况,调研春耕备耕物资准备情况。泽珠告诉我,他家今年地都耕好了,准备多领点土豆和青稞种,我从他们的言语中能充分感受到复工复产的迫切,老百姓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所提高。”
“2020年4月22日,阴,乡党委、政府召开村民大会,就虫草采挖相关事宜进行安排部署。又到一年虫草季,挖虫草是贫困户的主要生产经营性收入,希望疫情对虫草价格没有造成影响。
……
王晶是四川省金堂县的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也是甘孜藏区的一名援藏扶贫干部。在王晶的电脑里,一份文档密密麻麻记录着他的“扶贫日志”,两年多以来已足足写满了500页。
2017年12月,王晶来到甘孜州理塘县德巫乡,挂职德巫乡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开始了为期3年的援藏生涯。
第一次上高原的王晶被清澈的蓝天、巍巍的雪山、泛光的冰面所震撼,但心慌、失眠、头痛等明显的高原反应提醒他,未来的日子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安顿好的第二天,王晶就跟随当地干部一起开始走访贫困户。在走访中,王晶发现很多村民患慢性病后因交通不便等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医治,因病致贫的情况比较突出,而乡卫生院仅有3名医护人员,医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
这一情况让王晶十分揪心,曾是金堂县卫健局监察室主任的他与金堂援助理塘的“传帮带”医疗团队取得联系,一道组织策划巡回医疗义诊活动。2018年4月14日,金堂县“传帮带”医疗团队来到德巫乡上卡村、拉拉村两个深度贫困村,为200余名群众开展义诊活动,免费为群众发放各类药品。
不仅要“治病根”,还要“拔穷根”。半年时间里,王晶的足迹遍布德巫乡7个行政村,逐一走访了158户贫困户。当地干部群众都喜欢称呼王晶为“尼玛书记”,“尼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太阳”,不仅因为王晶的名字中有“三个太阳”,也因为他为当地贫困村民们带去了希望。在王晶走村入户的路上,总是能见到村民们对他报以真诚而感激的笑容,孩子们每次都会向他行少先队礼。
德巫乡地处偏远,7个行政村中就有3个深度贫困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惠民资金及采挖虫草、采摘松茸等。2018年初,王晶经过调研考察,认为可以在德巫乡发展高原养殖业,在对口帮扶乡镇的帮助协调下,王晶联系到金堂县某农业企业,经多次协商,准备引进“藏鸡养殖基地”项目。然而当时村民对养殖业积极性不高,王晶便和乡干部一起开办农牧民夜校,宣讲扶贫政策及他牵头编制的《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调动村民积极性。
“尼玛书记,你说咋整就咋整,我们跟着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民们选择相信眼前这位年轻的“太阳书记”。说干就干,王晶和村干部带领群众对一处修路后闲置的工程板房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由于10月后的高原气候严寒,不利于鸡苗存活,直到2019年5月14日,农业企业向德巫乡捐赠的1042只鸡苗终于被送到了位于德巫乡措洼村的养殖场。
“尼玛书记,不好啦,很多鸡苗被压死了,您快去看看吧。”鸡苗被送到的当天夜里,措洼村会计洛登急冲冲地来找王晶。鸡苗因为不适应高原的低温,都聚集在一起,出现了幼小的鸡苗在挤压中死亡。
“不能这样下去,我们马上就近取材,找隔板将鸡苗分开。”当天晚上,王晶和村干部一起忙活了一夜,制作隔栏,重新分配鸡圈鸡苗,终于有效控制了鸡苗挤压死亡的情况。经过组织村民开展养殖技术培训,鸡苗死亡的情况慢慢越来越少。目前,首批鸡苗出栏藏鸡600余只,产出鸡蛋5000余枚,已创造产值7万余元。
除了“藏鸡养殖基地”项目,王晶还在德巫乡发展了“高原蜜蜂养殖基地”,2018年、2019年产出蜂蜜1000斤,创造产值20万元。
“今年,我们准备扩大藏鸡养殖规模,再购买30万元的藏鸡鸡苗。之前我们的蜂蜜包装比较简陋,今年我们也准备重新包装推广,增加产量,扩大销路。”王晶相信,通过增强“造血功能”,村民的日子一定能越过越好。
王晶还结合自己多年在纪检监察战线上的工作经验,牵头规范政务管理流程,先后制定了德巫乡《工作纪律制度》《请销假制度》《公车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内控制度,转变了机关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有效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如今,德巫乡3个深度贫困村已全部退出,158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但王晶不敢松劲,他说,只有继续苦干实干,才能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的成效,就像他的“扶贫日志”中写到的——“静得下心、沉得下身,对得起群众、不辜负时光”。(通讯员 张艳娜 || 责任编辑 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