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走进海南省琼海市潭门港码头,大大小小的渔船鳞次栉比。潭门港作为千年渔港,是通往西、南、中沙最近的深海渔港之一。站在码头向远处眺望,一条长堤深入茫茫南海,直到海天一色的尽头。
这就是今年65岁的潭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书茂用一辈子守护的地方。参与南沙岛礁建设,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王书茂在这片浩渺无垠的蓝色疆域默默耕耘,用汗水和热血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誓言。
“建设岛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大潭过东海,用乾巽驶到十二更时……”潭门渔民世代相传的《更路簿》,详细记载了南海诸岛的航行方向和距离,是潭门人深耕南海的见证。
站在潭门港码头,王书茂迎着海风对记者说:“我爷爷的爷爷就在南海捕鱼,南海是我们的‘祖宗海’。”在海边长大的王书茂,18岁就跟随父亲闯海,对南海有着深厚的感情,积极投入南沙岛礁建设中。
南沙诸岛靠近赤道,高温、高湿、高盐分。那个年代,运送材料没有任何机械辅助,全靠肩扛手抬。头顶是炎炎烈日,脚下是滑溜溜的礁石,肩上扛着沉重的钢筋,但王书茂从不叫苦,脏活累活抢着干。1996年,凭借出色的表现,王书茂接到了党组织批准其入党的通知。
时至今日,王书茂回忆起入党时的情景仍然心潮澎湃。在岛礁的建设工地上,鲜红的党旗在蓝色海水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响亮的宣誓声回荡在海天之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建设岛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和坚持。王书茂回忆,最困难的一次是在某个岛礁,由于附近水域太浅,大船只能停靠在深水处。他带领渔民把建筑材料从大船卸到小艇上,再运到礁盘,连一包水泥都要转驳4到5次。为了赶施工进度,他们经常从清晨工作到深夜,吃饭都要轮着来。岛上淡水资源有限,一人一周只能用50斤的水,一旦刮台风,补给跟不上,常常面临“有水没米、有米没水”的情况,他们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持续干了半年。王书茂的弟弟王书惠也参与了岛礁建设,他告诉记者,“因为紫外线辐射,哥哥皮肤被灼伤,我们都劝他休息,可他摇摇头,把汗一抹,坚持运送完最后一批物资,现在他的皮肤还常常会痒。”王书惠既心疼哥哥,又佩服他这股拼劲儿。
自古行船半条命。有一次,王书茂从南沙返航时突遭台风,四周全是几米高的风浪,小船冲到浪尖能看到外面,沉到浪底什么都看不到了。“罗盘被打坏了,船锚也断了,两位兄弟牺牲了。我被木板打断了骨头,在海上漂了几天几夜。”说到这里,王书茂默默用手指拭去眼角的泪,转而神情严肃起来,坚定地说:“作为共产党员,建设岛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0多年来,王书茂带领渔民全身心投入岛礁建设,累计出动渔船800多批次,运送各类建材400多万吨,协助完成了多项岛礁施工任务。
“为国护海刻在我心中”
在潭门镇南海渔业党支部办公室,王书茂向记者展示了一册工作记录本,每页都记录着渔民们在海上遭遇的困难事件及其处理过程。
2009年,在潭门镇党委组织下,南海渔业党支部正式成立。有了党组织的有力领导,潭门渔队逐渐成为守护南海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王书茂担任了党小组的组长。“有了王书茂他们这支党员队伍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出海特别有安全感,尤其是风雨天。”一位渔民满怀感激地说。多年来,王书茂组织渔民抗击台风、开展生产自救120多次,救援渔民600多人次,尽最大努力保护了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除了海上救援,王书茂还冲锋在前,守护祖国海疆。2012年4月,王书茂和他的船队在南海作业,遭遇外国渔民船只侵扰。面对无理挑衅的外方渔民,王书茂镇定自若,进行口头警告,然而对方不听劝阻,加速驶来。退很容易,但坚守就可能船被损毁、安全受到威胁。王书茂顾不得犹豫,在对方要冲入我国领海时,毅然开着自己的渔船挡住了外方渔船船头,死死地封堵住对方前进的方向。
“当时,武装渔船的枪口对着我,我没有丝毫退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让他们踏入祖国领海半步。”王书茂的这一举动让当时在附近捕鱼作业的中国船只受到了鼓舞,纷纷停止作业,和王书茂一同抵挡外方船只。经过多天的周旋与对峙,外方船只最终撤离。
受命之日忘其家,击鼓之时忘其身。为了捍卫祖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王书茂始终践行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我们也是血肉之躯,面对枪支炮弹哪有不怕的?但我们不会放弃对南海的耕耘和守护。南海是值得我们用生命捍卫的地方,为国护海早已刻在我心中!”王书茂说。
6月29日上午,王书茂怀着激动的心情光荣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颁授的“七一勋章”。他说,“只有继续守护好我们的‘祖宗海’,才能不辜负这份荣誉!”
“让渔民更富足、更幸福,是我不变的初心”
走进潭门村民委员会,记者看到王书茂正在耐心讲解政府的帮扶政策,身边围了一圈村民。
“王书记心里想的都是村民的事。谁家有困难,他都想办法帮助解决。”谈起王书茂,潭门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振才有说不完的话。村民家里孩子生病,王书茂带头拿出几百块钱,第一批就组织筹集捐款3万多元,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一位母亲拉扯两个孩子,王书茂帮她到扶贫集市找摊位、搭台子,卖力吆喝宣传,让这个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村民小陈是个孤儿,王书茂把他带上船,教授捕鱼技巧,小陈不仅成了船上的骨干,还组建了温馨的家……
“带领渔民们造大船、闯深海、捕大鱼,让渔民们生活越来越好,是我身上沉甸甸的责任。”王书茂说。2013年,王书茂响应政府号召,第一个承包大船——一艘350余吨的钢质渔船。大船不仅抗风浪,而且能带回来比以前多出三四倍的渔获,捕鱼收入大大增加。有了成功的经验,王书茂开始挨家挨户地分享承包心得,宣传党和政府扶持渔业发展的好政策,带领群众一起走上致富路。
渔民王振福从小跟着王书茂学习潜水、捕鱼,是被王书茂带领致富的典型。“一开始,我们担心投资太大有风险,但茂叔说开钢质渔船捕鱼补贴多又安全,我们都相信他,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经过多年的发展,王振福已成长为驾驶大型渔船的船长,年收入40多万元。
近年来,适应海洋生态保护的需要,带着渔民转型发展成为王书茂的新使命。2017年11月,海南省首个休闲渔业试点项目落地潭门。王书茂果断带头将自己的两艘渔船出租,发展休闲渔业,带动村民学习新知识、走新路子。
“怎么发展休闲渔业,大家都没有经验,茂哥一开始也不了解,心里也打鼓,但他骨子里有一股闯劲儿。他带头尝试,我们就跟着他大胆干。”潭门镇民宿老板符名林说,“比如潜水捕捞这个项目,今年‘五一’开始对外营业,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创造了10多万元的利润。”
如今,潭门的渔家民宿、海上垂钓、潜水基地等蓬勃发展,潭门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南海渔业文化旅游名镇。每当看到党旗和国旗在海上高高飘扬,都让王书茂无比自豪。“让潭门更美丽、更文明,让渔民更富足、更幸福,是我不变的初心,更是扛在我肩头的责任!”他说。(来源:《中国纪检监察》202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