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清晨,江西省资溪县的万亩山林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资溪县林业局干部、高级工程师楼玫娟抓住气温升高这一森林病虫害防治关键期,实地为当地病虫害监测员们讲解竹蝗等害虫的监测预报要点,预防病虫害发生。
自1987年从林校毕业分配到资溪县林业局,楼玫娟在监测、预警、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7年。她几乎每天都在山林里度过,足迹遍布全县167.57万亩林地的沟沟壑壑,为防治森林病虫害、守护绿水青山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楼玫娟先后获得了全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优秀测报员、全国“十佳”最美森林医生等多项荣誉。
熟悉楼玫娟的人都知道,要想见到她可是不容易,她可能“藏”在资溪的任何一处山林中。一身迷彩服、一双解放鞋、一只工具包是她的“标配”,她的工具包里既有记录本、镊子、采集管、标本袋,也有蛇药、防暑药品,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森林医生这份工作的危险与艰辛。
中医讲究“治未病”,树木保护亦是如此。“作为一名森林守护者,要详细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发生发展情况,确保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环环紧扣、步步到位。”谈起工作,楼玫娟如数家珍。在她看来,监测和预警是“防患于未然”,森防人要“治虫”,必先“识虫、知虫”,不仅要通过对测报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识虫、知虫”能力,布下“天罗地网”实现监测网格化全覆盖,还要根据监测结果对症下药,将病虫害解决于暴发之前。
为了准确监测全县的森林病虫害情况,最偏远的石峡林场、最复杂的马头山自然保护区,楼玫娟去过无数次;最难走的军峰山,她如履平地。“更多时候,我只能看到楼老师的背影,她在前面领队,我一路小跑才能跟上她的脚步……”刚参加工作的县林业局干部赵子涵讲起工作中的情景感慨良多。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所以,楼玫娟每年都会带队进行松材线虫病普查。一连2个月,整个团队早出晚归,有时整整12个小时要在林中度过。干粮不够了,他们就采集野果充饥,水瓶空了,他们就捧起山泉水解渴。三伏天,整座大山就像个大闷罐,热得人喘不过气来。不仅时常遇到野蜂蜇、蜱子叮,还不时与毒蛇擦肩而过,但对这些惊心动魄的场景,楼玫娟早就习以为常。不管白天在山林中多么惊险疲累,晚上回到单位她都要马不停蹄浸泡异木样品,还要对前一天浸泡的样品进行鉴定、校对监测数据、上传系统,并下发虫情预报,往往一套流程下来已到深更半夜。
除了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楼玫娟每年还要做大量的常规调查:3月的马尾松毛虫调查,4月的松褐天牛、思茅松毛虫调查,5月的黄脊竹蝗调查……楼玫娟说,病虫害调查工作虽然辛苦,但其中也蕴藏着探索发现未知的乐趣。在高质量完成病虫害调查工作的过程中,她协助国家自然资金资助项目《林木钻蛀害虫姬蜂的寄生生物学及生态适应性研究》布点采集发现姬蜂科1中国新纪录种喀白眶姬蜂,还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昆虫阳彩臂金龟与拉步甲。谈及这些,楼玫娟难掩自豪和喜悦。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别看这小小的虫害,一旦发起威来,很可能掏空林农的钱袋子,破坏资溪来之不易的生态环境。”每年病虫害防治季节,楼玫娟都会实地指导林农配药、打药。有一年,县林业局监测发布的黄脊竹蝗虫情预报没有引起广大林农的重视,楼玫娟心急如焚,主动找病虫害发生地石峡村的村干部商量对策。经过深入研究,他们决定选取两块集体山开展病虫害防治对照实验,让林农们直观接受防虫治虫教育。看着一边被害虫啃食得光秃秃的竹子,另一边经病虫害防治后欣欣向荣的嫩叶,林农们这才下定决心防治病虫害。
为了提高竹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楼玫娟带领团队深入林场进行全面的灾害调查,提出了“轻度危害的采用诱杀,中度危害的在竹蝗下竹休息时集中喷洒药剂灭杀,重度危害的使用烟剂熏杀”的策略,帮助林农们用最短时间遏制了病虫害。
事后,楼玫娟又耐心地为林农们讲解竹蝗的生活习性和防治要领,并倡导大家进行生物防治。在楼玫娟的指导帮助下,资溪县竹蝗常发区的林农们栽植了1万余株白花泡桐,有效控制了虫口密度,竹林再未遭受竹蝗侵袭。石峡村老支书叶亚平感激地说:“多亏了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我们村集体1500亩竹林不仅被挽救过来了,而且再也没发生竹蝗灾害。”
37年寒来暑往,楼玫娟深爱着踏过的每一寸山川大地,守护着资溪的每一株树木。正如她常说:“有苦也有乐,但从不后悔,因为我们的责任担当、辛勤付出而让资溪的绿水青山常在,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