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戴好口罩,10户为一组,互相帮忙,一个组一个组搬,核对好物资后自行扫码付款。”在云南省砚山县盘龙乡翁达村委会沙子坡村活动广场,从县纪委监委下派到翁达村党委任扶贫第一书记的冉茂思正在组织群众有序搬运化肥。
防疫期间,为避免群众聚集上街购买物资,冉茂思主动和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产品经销商联系,由各户预报所需物资数,然后经销商统一运送到各村小组。
“牛书记,这是各户今年种植小米辣的面积。”沙子坡村小组组长王国林把2020年农户种植农作物统计表交给冉茂思。
“你叫他啥?他不是姓冉么,怎么叫他‘牛书记’?”经销商听见王国林这么称呼冉茂思,好奇地问道。
“牛书记”这个名头的由来,要从翁达村委会西蚌克村的牛儿们说起。
2017年,根据包村挂联工作要求,砚山县纪委监委与盘龙乡翁达村结成了“亲家”,选派冉茂思任翁达村党委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全村5658人,少数民族占一多半,建档立卡户341户1403人,人均耕地面积0.75亩,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和种养殖业收入。”冉茂思拿着翁达村基本情况看了许久。从那以后,翁达村的产业发展、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就成了他最牵挂的事。
初次到翁达村委会西蚌克村小组走访时,冉茂思发现村里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留下老人和孩子守着家里的一头牛过日子。“村里田地少,而且大都陡坡不保水,经济作物只能栽种玉米和辣椒。”该村党支部书记陈正元介绍。
“其他人家出去打工的,攒个两三年钱就可以回来盖新房,我那婆娘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所以我们只能守着这两头牛和那两亩旱地过日子了。这不,日子越过和人家就差得越远。”冉茂思到建档立卡户黄德武家走访时,黄德武指着院子里的两头黄牛抱怨。
盘龙乡政府为了实现人畜分离,在该村村尾建了一个标准化的养殖场,用来圈养西蚌克村各家各户的牛,但群众认为管理不方便,也不放心交由他人管理,都不愿意把家里的牛牵到养殖场去圈养,所以养殖场一直空着。
“可以利用这个圈舍发动黄德武养牛致富啊!”冉茂思想起了黄德武的抱怨。
当冉茂思把这个想法和黄德武交流时,黄德武却说没有资金周转购买小牛。
“可以贷款啊!现在有产业扶持贷款,政府贴息,都不用你付利息,三年把本金还回去即可。”
“不行不行,万一我做赔了,没有钱还怎么办?”听到“贷款”两个字,憨厚的黄德武立马摇头。
“我对你有信心,只要你好好干,我可以给你作担保人,到时还不起我来想办法。”冉茂思拍着黄德武的肩膀鼓励道。
担保需要提供担保者的结婚证、房产证以及夫妻双方的身份证和银行存取款交易记录。“我什么时候做过没把握的事?他家本来就一直养牛,有一定的养牛技术,家后面就是荒山,到处是草,除了小部分饲料外,其余不需要成本,不会亏本的。”冉茂思的爱人起初不同意帮助担保贷款,在他的反复劝说下,才把这些证件拿了出来。
2017年底,黄德武申请的5万元产业扶贫贷款和冉茂思帮助担保的5万元产业发展贷款很快到账。黄德武用这10万元贷款购买了3头能繁母牛,8头小黄牛,经冉茂思协调,盘龙乡畜医站经常派人上门进行技术指导。
“都是冉书记为我担保贷款,才有本钱购买那么多牛来养,还给我送来技术,冉书记真的很‘牛’!”村里务工返乡的乡亲们听说黄德武养牛发了家,都到他家来取经。
冉书记的“牛”事传开后,群众便经常打趣称他“牛书记”。
到2019年底,翁达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贫困发生率降到1.42%。群众虽然脱贫了,但冉茂思的帮扶并没有脱钩,“支撑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还需要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冉茂思告诉记者。
今年2月中旬,西蚌克村两名年轻党员找到冉茂思,提出也想让他帮担保贷款养牛,冉茂思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你又要帮担保贷款,你怕是想让我们娘俩跟着你搬到村委会去住!”当冉茂思再次跟妻子提出要求时,妻子边和他开玩笑边去翻找证件。
3月5日上午,冉茂思带领该村计划养牛的2名年轻党员到养殖场当“学徒”。“这样喂养方便多了,没想到这玉米秸经这机械粉碎后,这牛儿还挺爱吃。”正在粉玉米秸的黄德武乐呵呵地介绍。
“不错,现在还有存栏多少头,今年有什么计划?”听到这个问题,黄德武信心满满地说:“去年出栏10头,纯利润就在8万多元,现在存栏16头,打算等疫情过后再添置几头能繁母牛和小牛。”
“现在物流已经畅通了,刚好这两个年轻人也要跟着你学养牛,你有经验,帮他们参谋参谋,到时候在技术等方面要多帮助他们啊,慢慢能带领咱们全村富起来。”
“那肯定的,没有你我也不会把养殖搞这么大,有他们的加入,形成规模后,我们统一采购饲料也要更节省些。”黄德武拍着胸脯保证。
“看来你这个‘牛书记’跟牛杠上了!”翁达村党委书记李仕元在一旁打趣道。
图为3月5日,冉茂思带着2名年轻党员到养殖场当“学徒”。(云南省砚山县纪委监委王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