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中华文化世代演进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圣哲先贤书写了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传承着中华民族的高洁灵魂,赓续着民族文化的不朽基因,不仅为中华民族成长兴盛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宝库贡献了瑰丽篇章,可以说史册典籍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向善向上的重要见证。中国古代典籍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古圣先哲留给后世的丰厚而珍贵的文化遗产。梳理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发掘典籍涵纳的廉政思想,讲述典籍承载的清廉故事,让浸润在典籍里的清廉故事“活”起来,让潜蕴在典籍里的朴实道理“走”出来,这既是古籍整理利用的重要方面,也是当下廉洁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清廉意指清正与廉洁,形容为政者一心为公、不谋私利、两袖清风的操守与品行。清廉一词最早见于《庄子·说剑》:“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庄子在文中形象地将宝剑功能比喻为一种人文的聚化与整合,这无疑是一种高洁精神与超拔风度的充盈与流露,也是对清廉的彰显、期许和推崇。庄子笔下的宝剑不仅因应日月星辰、昼夜交替、四季轮回,而且能够抚慰四方、顺遂民愿、维系国祚。由此不难想象,《庄子·说剑》中喻清廉之士为锋刃宝剑,时刻提醒为官者面对贪腐奢靡时应保持戒惧之心和敬畏之意。在我国古代浩繁的史书典册中,清廉始终被奉为立身的律条和处世的准则。清廉既是一种教养、一种品德、一种人格,更是一种人文风范和价值理念。
历代典籍对清廉的内涵和功效做了精辟诠释。《孟子注疏》写道:“廉,人之高行也”;《释名·释言语》阐释:“廉,敛也,自检敛也”;《东观汉记·周泽传》表述:“拜太常,果敢直言,数有据争,朝廷嘉其清廉。”《新唐书·宋申锡传》叙写:“治乱安危之所寄,诚在于贪廉之人一用一舍之间耳。”经过时光洗涤和岁月淘洗的清廉言语、清廉行为,早已深深地熔铸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史册典籍刻录着清廉人物的德行,承负着清廉人物的修为。虽然那些“立德、立功、立言”的古圣先哲们早已湮没在岁月云烟的深处,但他们言与行的端正高洁、功与迹的昭彰卓著,如同辉耀于苍穹的河汉星斗,引领着时令的运转和年轮的叠加,也让人们深深懂得什么比生命更珍贵、更永恒。正如子罕、胡质、杨震、海瑞、于成龙等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各具风采的清廉人物,以纤尘不染、志高品洁的境界装点出别样精彩的风景。他们有的廉于修身,衣食简朴,住行简约,摒弃一切奢靡和豪华;有的廉于履职,居官不贪不贿,为政公平公道,是心系苍生、爱民如子的楷模;有的廉于社会,少与豪绅显贵交游,鲜与宵小奸佞接触,多与勤笃正直之士相互勉励。
《司马温公文集》和《司马温公行状》是记载和阐述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清廉言行的著述。这两部著述中,司马光在朝为官时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政绩卓著、清名遐迩;其在个人生活上崇尚俭朴,“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最难得的是,司马光不仅自身清廉俭朴,而且要求子孙勤俭尚廉,这在两部书中有明确记录。辑录在《司马温公文集》中的《训俭示康》一文表明,司马光的谆谆教诲足以传承万世千秋,其继子司马康深受家教熏陶感染,“为人廉洁,口不言财”。据《宋史·司马康传》记载,“途之人见其容止,虽不识皆知为司马氏子也。”司马光清廉的家风如同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澄澈浩荡,几乎未受俗尘的沾染和世道的侵蚀。
《于清端公政书》是清初名臣于成龙从政履历和体会的汇总,也是于成龙清廉品行的文字见证和生动写照。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担任两江总督时不仅“宽徭役,疏鹾引,建学宫,创设养济院”(见《于清端公政书》),而且“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见《清史稿·于成龙传》),其官阶尽管越升越高,但对自身廉洁修身的要求从未放松。即便执掌市舶重地福建的行政要务,于成龙依旧初衷不改、一尘不染。当外番使臣看到其住处“几案间惟蛛罗鼠迹,一竹笥贮朝服,二釜备炊爨,文卷书册数十束,此外都无一物”时,深深感叹“天朝洪福,我侪实未见此清官也!”于成龙游走政界宦海二十多年,一人漫步天涯,从不携带家眷和佣人,其与结发妻子分手二十年后才得以相见,于成龙清操苦节的美誉传遍天下,康熙亲自为其撰写“高行清粹”的碑文并将匾额赐给于成龙,乾隆御书“清风是式”四字对于成龙大加褒扬和赞誉,所有这些均清晰地记录在《清史稿·于成龙传》中。
研读中华传统史书典籍,经常被一些为政清廉的历史人物所感染所打动所折服。他们的清廉品格和刚正节操,他们纯然的精神世界和卓异的人格魅力,犹如白云出岫引得万物芬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古籍,不仅是一次享受中文之美的愉快精神旅程,而且能够使人们学习和掌握蕴含其中的思想精华,涵养和培育社会成员共同的理想情感和价值追求。(刘金祥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中国廉政教育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