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全国多地开启“炙烤”模式,一些地方最高气温连续多日超过40℃。为了给户外工作者们消暑降温送清凉,在北京的一条商业街,多家社会单位、企业自发参与,形成了“5分钟清凉圈”。户外劳动者可以通过小程序,查找离自己最近的消暑纳凉场所,享受便利服务。此外,山东、天津等多地也采取各种方式,为户外工作者送去清凉。
连日来居高不下的气温,让户外劳动者面临巨大“烤”验。外卖小哥、快递员、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通警察等劳动群体在滚滚热浪中奔忙、在似火骄阳下坚守,用付出和汗水保障城市的有序运转、公众的生活日常。如何为他们送去清凉,降低高温中暑的风险,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值得全社会关注。
“5分钟清凉圈”就颇具示范意义,不仅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人性化举措,也从细微之处彰显了一座城市的温度和文明。一些临街档口根据各自情况为户外工作者们提供冰镇矿泉水、雪糕以及空调房休憩、免费洗衣等夏日清凉服务;空间稍大一些的商超,开辟出一个临时区域,让户外劳动者得以休息、避暑……“5分钟清凉圈”是“凉方”更是“良方”,为户外劳动者撑起了“遮阳伞”,传递出社会对劳动者的关怀。
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需要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对于劳动者而言,劳保措施越是完善,健康安全越有保障,高温下的坚守才能更安心。相关企业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全方位保障高温作业职工劳动权益,无论是加强劳动安全保护,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还是提供防护用品、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或是确保防暑降温费和高温津贴及时足额发放,都是必要之举。城市治理者不妨借鉴经验、优化服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既有资源,整合各方力量,为户外劳动者开出更多“凉方”。将“政策清凉”落实到位,才是对“高温下的坚守”最好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