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敬老院到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这段3公里左右的路上有几个红绿灯、几条斑马线,敬老院护理工钱丽丽和室友易秀芹已经烂熟于心。自去年10月入住以来,她们几乎每天都会往返于两地。
“除了敬老院,这里就是我们第二个家。”走进两人的宿舍,30多平方米的双人间窗明几净。崭新的厨卫设施,24小时供应的热水,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具一应俱全,窗花、福字也给房间增添了不少年味。
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超过千万,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去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期间,来到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了解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情况。
作为闵行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为附近的一线工作者提供440张床位、138套房源,其中两人间月租金为每人900元,四人间为每人500元。华润有巢上海运营负责人李佳晟介绍,自去年下半年房源开放以来,该项目入住占比最大的人群是物业公司的保安、保洁等一线工作人员。
来自江苏的钱丽丽在马桥镇敬老院做护理员已有12年,易秀芹也在此工作4年,此前两人吃住都在敬老院。“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晚上睡觉都是轮休的,五六人一个房间凑合一下,休息时也睡不好。”而如今她们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调休补觉、和家人电话视频、约朋友在共享厨房来顿火锅,两人在上海的新年有了更多选择。
“明天敬老院要举办‘陪老人过年’活动,我们过去帮忙做准备工作。”接受完采访,钱丽丽和易秀芹急匆匆骑上电动车,向着十几分钟车程的目的地出发。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同,住在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的劳动者们工作时间并不固定,有人迎着朝阳出发,有人披星戴月而归。
凌晨一点多,在外奔忙了一天的外卖小哥徐永志回到了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对于刚加入外卖行业不到两个月的小伙子来说,这个月租金1800元的房间就是徐永志在上海的第一个家。“今年不打算回河北老家过年了,过年跑单的补贴比较多,而且这个社区的管家们也组织了不少过年活动,我感到并不孤单。”
从护理工到外卖小哥,从小区保安到环卫工人,在上海,越来越多基层建设者拥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近年来,上海着力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一张床”主要面向城市一线务工人员,“一间房”主要面向刚步入社会的新市民、青年人,“一套房”则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科创人才与家庭型客户。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在颛桥镇颛建公寓的八楼楼道一眼望去,其中最显眼的就是朱纯家门口贴着的崭新对联。28平方米、月租金1850元,这位西门子(上海)电气传动设备有限公司一线技术人员已在颛建公寓居住了10年。朱纯告诉记者,作为颛桥镇纳管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这里的租金比附近类似条件的公寓优惠很多,“之前疫情期间还减免40天房租,为不少人解决了燃眉之急。”
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上海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十四五”时期,形成供应租赁住房超过42万套(间、宿舍床位),占住房供应总套数的40%。2024年,闵行区拟在14个街镇(工业区)推动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实现全覆盖,筹措新增不少于5000张床位。
“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是区纪委监委今年政治监督的一项重点。”闵行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陈煜向记者介绍,针对5000张床位的具体目标,区纪委监委将从“既要符合政策又要符合实际”的角度进一步加强监督。
“比如,不同地段有不同的房价水平,如果一刀切地执行某个固定的定价政策,就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滥用,也会带来廉政风险。此外,在落实任务时,相关牵头部门是否从调研情况和当地实际出发,而不是拍脑袋向基层摊派任务,也是今年的监督重点之一。”陈煜说。
在上海市就业且有社保、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小于15平方米,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即可申请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如此一来,审核申请者资质的岗位容易出现廉政风险,纪检监察机关如何防止出现优亲厚友、人为抬高申请门槛等腐败和作风问题?
“为坚决维护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保障属性,今年我们将深化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申请租赁资质审核的跟进监督。”闵行区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何红梅表示,目前,所有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相关申请资料都需要录入到上海市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房管局进行住房核查和人员资质抽查,派驻纪检监察组进行线上、线下抽查,确保提供给真正需要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