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围绕高质量发展、一切服务高质量发展。” 3月20日,山东召开“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提出九大改革攻坚任务。会上,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说,主要领导干部要当好“施工队长”“突击队长”,带头啃最硬的“骨头”;各级干部都要做改革的“实干家”“促进派”,完成好改革攻坚任务。
简政放权
办事材料、办理时限分别再减少一半
一个项目审批,办证要跑一二十个部门,不同的证照要跑不同的机构,在最集中的政务大厅,也要挨个窗口排队。几年前,曾有企业对此颇有怨言,跑了一个月,流程都没弄明白。
最近,华凌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志银却对刚体验的办事效率很满意。近日,他位于济南市章丘区中白新材料产业园的项目一次性收到了“四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非国有建设工程项目直接发包备案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真正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群众和企业办事太繁琐,干事创业信心就会大打折扣。理顺并提高政府运转效率,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抓好流程再造必不可少。
山东下决心深化简政放权,做到“应放尽放、放无可放”,决不允许将授权委托变为前置备案,改头换面搞变相审批。目前已梳理的660项省级行政权力事项,要全部依法依规授权、委托各市行使;市级行政许可事项,6月底前全部调整到县域实施;制定了流程再造1+N制度体系,首批重点突破企业开办、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出口退税、医保经办等12项具体流程。
同时,山东要求进一步精简手续。今年,办事环节、提交材料、办理时限要分别再减少一半。6月底前,山东将建立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清单。涉及多部门的事项,实行并联审批,牵头部门负责“整件事”一次限时办好;一个部门内部涉及多个内设机构的事项,牵头处室负责一次限时办结。
疫情期间,山东各地不少事都是“特事特办”“网上办”“掌上办”,企业和群众不跑腿就能办。下一步,山东要进一步开放数据,省直各部门的数据中心一律撤并,整合到共享平台。各类数据依法向社会开放,实现“一个平台一个号、一张网络一朵云”。
搭台引才
强化激励保障,创新用才机制
对于人才,“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一句话,怎么有利于成就人才就怎么办。山东提出,要构建全类别、全方位、全周期的高效人才制度体系。
引人才,先搭台。围绕“十强”优势产业,山东将逐一制定人才规划。日前,山东省人社厅启动了2020年“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网络专场招聘,612家重点用人单位提供了3574个岗位,需求人数27111人。
各地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引得来如何留得住?
为此,山东提出,在以往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将为两院院士量身定制政策;对顶尖人才实行“一事一议”,团队成员引进不受编制、岗位限制;博士、博士后除可享受高标准补贴,凡在原工作地设立的创新基地、研发中心等,全职聘用人才享受在鲁同等政策。对来鲁人才,在居住、家属随迁等方面,山东将建立服务专员制度,全程提供服务保障。
“政府专员全程服务,真是及时雨!”宋波是青岛科技大学健康医疗信息工程与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教授,又是青岛科大有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创业伊始,懂技术不懂经营的他一度陷入困境。了解情况后,青岛市北区派专员协助解决企业注册、人事代理、档案托管等问题。目前,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400余万元。
像宋波这样以多种形式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山东已有2000余位。为解决人才的价值回报这一“痛点”,山东提出,允许高校院所实行“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科研人员不仅可以创业或兼职,还可以拿高薪、分红利、配股权、享受期权。对产业技能人才,创设专门职称序列,职称与待遇挂钩。
此外,2018年9月,山东建立了职业农民职称制度,参加职称评审不受学历、所学专业等限制,目前已有11人获评职业农民高级职称。
优化服务
企业遇难题可到省级应诉平台反映
疫情期间,青岛罗元机械有限公司紧急复工,24小时运转。他们生产的热气接缝密封机是生产防护服的重要设备,国内生产企业不多。
“你们的情况可以享受很多项疫情期间的税收优惠政策,能够缓解一部分经营现金流压力。”王海青律师对企业负责人说。青岛市即墨区政府购买了惠企法律服务,王海青律师就是服务团队的成员,财税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克服了很多生产经营上的困难。
山东提出,健全“法律服务代理”机制,要求各市面向中小企业组建法律服务团队,使企业在优惠政策上应享尽享。
同时,对于企业的诉求和建议,山东强调接诉即办,将应诉平台设在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接到企业诉求,1个工作日内启动核实程序,3个工作日内答复,15个工作日内解决或服务确认,涉及多层级、多部门的制度性复杂问题不超过30个工作日。
山东还将健全“限时清欠”机制,对于政府和国企拖欠民营企业的无分歧欠款,年底前要依法应清尽清,并强调防止“边清边欠”“前清后欠”,在账款的支付时限、支付责任、处罚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对企业实行“信用承诺制”,由市场主体自主承诺,达到条件即可获批经营,违背承诺者坚决依法惩戒。强化政务失信责任追究,发现违约毁约的,山东将追究政府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