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柯坦镇柿树村“头雁”徐志龙(右二)正在调解民事纠纷。
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近日在安徽省庐江县,经常能看到一群身着印有红色党徽马甲、佩戴工作牌的匆忙身影走村入户,察民情、解民忧、理民事……他们就是庐江县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红色头雁”。2019年以来,该县通过推行“头雁领航·网格聚力”乡村治理机制,搭建起党群“连心桥”,激活了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红色头雁”聚起来
“头雁领航·网格聚力”乡村治理机制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旨在通过凝聚“头雁”力量,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促成“有人管事、有场议事、有章理事、有责问事、有钱办事”的善治格局。
盛桥镇51岁的孙晓林就是这样一位“头雁”。多年来,他坚持奉献爱心,义务为村民挖当家塘、安路灯,还为贫困户捐款捐物。2019年4月,孙晓林当选神墩村党委龙王网格党支部书记,他又主动腾出自家店铺,无偿作为党支部活动阵地。
“成了‘头雁’,就要事事带头,带大家一起干,为大家谋福利。”孙晓林说。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他带领党支部3名党员、村民理事会7名成员冲在前面,并广泛发动群众,共整治乱堆乱放生活垃圾40多处、废弃房屋16处、污水沟6条,实现了美丽乡村精彩“蝶变”。
如今在庐江,像孙晓林这样的“头雁”有1394人,分布在全县各个角落,哪里群众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我们根据自治半径等因素,科学设置网格党支部,同时成立村民理事会,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以村民为主的志愿者队伍。”庐江县委组织部组织综合科科长张伟介绍,“通过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党员选举方式选出的‘头雁’,综合素质都是过硬的。”
“八大员”忙起来
在柯坦镇柿树村,年近七旬的周玉权正在家门前晒太阳。看到周铁生前来看望,他拉着周铁生的手感激地说:“多亏老哥相助,帮我一家渡过了难关!”
去年周玉权遭遇“双重不幸”,妻子去世,自己又出车祸,是周铁生帮他料理妻子后事,天天到他家打水做饭、养鸡喂鸭,照料他的生活起居,还帮他收割水稻、卖稻。
“帮他是应该的,因为我是‘八大员’。”周铁生指着身上的红色“柯坦镇八大员”马甲说,“我做的一切,都是在履行一个‘八大员’的基本职责。”
“‘八大员’制度是‘头雁领航·网格聚力’乡村治理机制的一部分。”柯坦镇党委书记李杰峰说,“通过成立功能性党组织,设岗定责,将‘党建联络员、民事代办员、矛盾调解员、安全巡查员、环境管理员、扶贫监督员、文明宣传员、计生信息员’8个岗位职责整合为1个‘包干’,有效解决农村事情没人管的问题。”如今,“八大员”已经成为群众需求的代言人和代办者、政策法规的宣传者、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服务者。
在罗河镇,“八大员”活跃在人居环境整治一线,从“美丽庭院”建设,到“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处处留下了“八大员”的忙碌足迹。整治成果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辐射到整个村庄,12个重点整治村公共路段、卫生死角得到集中清理,涉及居民3750户、14600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过程管理实起来
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同大镇发挥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党支部三级网格作用,优化设置一级网格20个、二级网格61个、三级网格396个,563名党员干部及志愿者下沉到防疫一线,党旗、红马甲、红袖章不断出现在村边巷角,成为疫情防控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如何能让“红色头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又在日常工作中看得出来?抓好落实,就要通过制度设计,让过程管理实起来。
庐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卫介绍,在选举机制上,除党组织选举外,根据群众意愿,提倡支部班子成员兼任村民理事会会长,党小组长和村民组长兼任理事会成员;在投入机制上,“红色头雁”每人每月可以领取一定补贴,不增加村里一分钱的额外负担,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激励机制上,每年每村评选先进个人,推荐到镇里参与优秀党员评选,各镇结合实际设定评选规则,与工作实绩挂钩,群众参与打分;在考评机制上,“红色头雁”一年一聘,对阶段性日常工作任务清单化,细化评分标准,量化积分,分级述职评议,年终采取“群众测评、党员评议、组织考评”方式考核,若群众不满意、考核不合格,则不再续聘。
“基层治理需要创新思维,实现乡村有效治理,需要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而这其中的关键因素是要做好党建引领,发挥好‘红色基因’的力量。”李卫告诉笔者。
近年来,庐江县注重系统谋划,把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解决“两张皮”问题。通过印发《关于推进实施新时代基层党建“红色基因工程”的意见》,突出“八大红色”、打造“九大先锋”,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进基层党建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高质量发展。
在“红色基因”滋养中,身穿红色马甲、走村入户的“红色头雁”,已成为庐江县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