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的北管村,草长莺飞,一派盎然生机。
全国人大代表、北管村党总支书记的沈彪是出了名的“坐不住书记”,肤色黝黑的他此时正在村民组奔走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儿。在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中,沈彪拎出了一条发展的主线。“村里生态好了,基础设施好了,才能吸引好的企业来!”
地处沪郊的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是一个典型人口导入村。除2400多名户籍居民外,136家村域企业还带来了8000多名外来人口。村里人气最旺的时候,外来人口曾飙升至1.7万余人。
从28岁“接手”北管村至今,沈彪在这里足足待了30余年。凭借遇事不怕烦、不怕杂、不怕累的“三不怕”精神,沈彪带领北管村全体干部群众从“治穷”“治乱”走向“宜居”“宜业”,将一个穷村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幸福村。他说:“每天做一点小事,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就成了大事;每天管好小事,就不会有大事发生;每天把小事做好了、管好了、抓细抓实了,就是天大的事情。”
在突发疫情面前,北管村充分发挥多年来坚持不懈发展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成果,依托完善的人口信息管理、完备的联防联控体系、充足的群防群治力量等,坚守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2月上旬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北管村将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帮助村内优质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上。负责企业服务的村干部日夜接续受理企业复工备案材料,为复工企业细致地“讲政策”“列清单”“划重点”。3月末,北管村村域内136家企业全部复工。
沈彪心里很清楚,村里生态好了,基础设施好了,不愁没好企业来。这一思路正来源于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所参与的一系列履职活动。让他收获最大的是“扶持实体经济,释放企业活力”专题调研,“我们还专门到大湾区去考察学习”,这次考察对他触动很大。
北管村以前吸引的大都是产业链后端的工厂,近些年来,村里调整发展战略,以“五违四必”“散乱污”整治为契机,拆除违建30余万平方米,淘汰劣势企业120余家,同时将招商引资的重点转移到发展潜力大、环境友好的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创新服务业上。“我们接下来还要新建符合白领需求的百亩生态林,擦亮北管村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欣欣向荣的村级经济推动公共服务能级提升,探索属于北管的乡村振兴‘良性循环’。”沈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