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奎这辈子,跟土地、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是农民的儿子,除了在贵州省毕节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了18天,38年来,他都在农村跟农民打交道。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他是马不停蹄的“农民书记”。从助力兴荣村脱贫摘帽,到转战龙滩村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断穷根,如今,李大奎仍然扎根在松发村誓与贫困作斗争。凭着一股“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干劲,他先后被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
春种秋收,时光如流,地里蔬菜收了一茬又一茬,李大奎依旧是那个关心庄稼长势、市场行情的“农民书记”,“今年收成不错,一吨豆子能卖3000多元咧。”
接力:转战龙滩村
2017年4月,在毕节市兴荣村驻村的李大奎接到电话,要求他转战到全市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威宁县龙滩村。
来不及仔细收拾行囊,李大奎就上路了。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不停颠簸,山风从悬崖边“呼呼”飚来,4个多小时后,他终于在黄昏时分到达了新“战场”。
一扇开裂的木门,满院子杂草杂物,雨水透过屋檐滴滴答答地在地面打出了一排小窝坑,青苔满布。“这哪里是村委会,简直就像丐帮总舵。”李大奎心里拔凉拔凉的。第一晚,他在村委会打地铺度过。压力、担忧、害怕一阵阵向他袭来。
龙滩村应该怎么办?“村委会就是一个村的‘定海神针’,村干部住下来,村民办事找得到人,才能凝聚人心。”李大奎首先想到了阵地建设,他从“娘家”拉来办公桌椅将村委会武装起来,建起了值班值守、说事议事、代办服务等制度。
接下来,他访遍村里所有党员、贫困户,了解到村里没有一条硬化路,没有一块水浇地,个别村民小组甚至还有山体滑坡的危险。
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正是工作的突破口。李大奎跑遍市交通、水务、国土等部门,协调725万元实施了5条通组路、1个提水工程及3个产业配套用水工程,实施了龙滩村裂石山体隐患排除工程。协调市发改委出资25万元安装了60盏太阳能路灯、市交建集团捐赠100万元设立了教育助学资金。在他的努力下,村里基础设施完备了,发展的路子也顺了。
赛跑:与空间、时间争效益
老百姓搞不懂市场、算不明白账、缺技术、怕风险,是农村产业发展的一道绕不过去的坎。为让群众吃下定心丸,李大奎组建龙滩村集体合作社,找产业、带着群众看;找信心、帮助群众算;找技术、请出能人干。在李大奎的张罗下,全村2000多亩土地全部统筹起来,实施软籽石榴套种辣椒、大豆、小黄姜种植。
为了种出早熟辣椒,李大奎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他请来技术人员蹲点指导,大冬天里,把辣椒籽缠在肚子上,“肚子的温度刚刚好,这样有利于发芽。”开春移栽,干旱特别严重,李大奎晚上排班引水浇地,白天边犁地、边起垄、边盖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地里的辣椒、大豆、小黄姜长势喜人,李大奎又开始琢磨:如何才能卖个好价钱?第一拨,搞“校农结合”“店农结合”,在乡镇集市销售。第二拨,李大奎瞄准了威宁县、毕节市、六盘水市。附近市场都饱和后,李大奎决定带领村干部和村民“闯出去”,开拓广州、重庆、成都和贵阳等远市场。
龙滩村深处梅花山底部,山路崎岖,下雨天辣椒运不出去,晴天辣椒耐不了高温。怕辣椒烂在车里,李大奎带领村干部连夜开车十几个小时拉到重庆。600多公里路,有45公里紧挨着悬崖峭壁。有一次,他眼睁睁地看到一辆车翻下了悬崖。打起十二分精神,辣椒还是要一车接一车运。
“有次对接好市场,欢欢喜喜拉到重庆,一打开车门,村干部哗地一下就哭了。辣椒全烂在了车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种植农户的风险,李大奎在跑远市场的同时,新建辣椒烘干厂和冷库,对卖不出去的鲜椒、小黄姜、大蒜及时加工成干椒、姜片、蒜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底,龙滩村成功脱贫摘帽。
奋战:要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兴荣村、龙滩村相继脱贫摘帽后,2019年6月,李大奎又被派到新发乡松发村任第一书记。
松发村与龙滩村南北相隔,其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村前是高耸入云的大山,迎面是刀削斧劈的悬崖峭壁,大山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沟壑。村后依然是蜿蜒起伏的大山,举目皆是山。全村三组202户96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就有99户449人,居住在松山组的50户农户中仅有2户有厕所。
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李大奎心有罗盘,说干就干。头一个月,李大奎成天往村民家里跑,多少户还住在危房里?有多少进寨路、连户路、院坝没硬化?……李大奎都记得明明白白。
由于村两委班子连续多年软弱涣散,村民矛盾无处化解,整个村就像一盘散沙。李大奎紧抓村党支部建设,召开50多次群众会,化纠纷、解矛盾、话发展。
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带领村民养牛74头、养蜂99群、秋冬播种绿肥600亩,今年开春实施佛手瓜种植250亩、软籽石榴套种辣椒南瓜红豆350亩、马铃薯种植200亩、四季豆种植200亩。劳务输出214人。“空壳村”的历史,至此画上句号。
在李大奎的不断“折腾”下,昔日乡村换新颜。全村7条进寨路硬化,202户入户路院坝全部实现硬化。共建共管共用新建公厕21个……
“驻村前女儿才上小学,现在念初中了。”李大奎一家四口人,三地分居,半瘫痪的老母亲在赫章县老家,女儿一人在毕节读书,妻子在赫章乡下创办农业基地。去年,38岁的妻子二胎流产。家里的操心事,李大奎有劲儿使不上。
很多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跟组织申请调回去?”
“要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李大奎目光坚定。(记者 房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