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纷纷拿出护航“硬举措”,立规矩亮底线、严纪律强保障,持续治理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助力营商环境“加速”优化。
栽好“梧桐树”,优良生态引凤来。常言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一流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是一个地区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近年来,“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一系列“放管服”改革举措有力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但是,从全国各地通报的典型案例看,一些党员干部“靠企吃企”、懒政怠政等损害营商环境、破坏亲清政商关系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纪检监察机关应当把正风肃纪反腐与营造政通人和的经济发展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贯通起来,以监督之力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之变,带动本土投资吸引力和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
擦亮“金名片”,过硬作风抓落实。“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但是抓好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就抓住了人民群众满意、营商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这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大兴调查研究,通过走访调研、驻点监督、开展察访等方式,及时洞见惠企政策执行中的“温差”“落差”“偏差”,真切感知群众所盼、企业之需和市场冷暖。要盯紧营商环境背后存在的庸懒散拖、暗箱操作、“微笑不服务”等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尤其是针对关键部门、审批岗位、窗口单位等干部作风问题易发多发地带,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实行快查快办、实时反馈,切实保障群众和企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立好“硬杠杠”,铁纪护航强保障。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为优化营商环境“护航”,是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的题中之义。一方面,要划出“硬杠杠”,立足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分行业、分领域、分部门列出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既为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正确指引和纪律保障,也让政商交往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更要抓牢“硬杠杠”,紧盯关键人、关键事,聚焦涉企政策落实、涉企部门服务成效、行政审批、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精准监督、跟进监督、全程监督,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政商交往中的贪污贿赂、吃拿卡要、权力寻租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及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持续释放“零容忍”的强烈信号。